藉著原文編號、打開聖經的寶庫(二)
一、光明與黑暗
在約翰福音的序言 (Prologue) 中、使徒約翰不斷轉換他的「隱喻 (metaphor)」︰從一開始的「道 (word)」、再到及後的「生命 (life)」,然後他在〈約1:4〉中又轉換到「光 (light)」,當然這更是「人的光」;「光」與「黑暗」對立,正如〈約8:12〉所言︰『耶穌又對眾人說:我是世界的光。跟從我的,就不在黑暗裡走,必要得著生命的光』。對於處身黑暗中的人、光實在太重要了;光明使黑暗中的人看得見前路和方向、不致於迷途和滅亡。
只是世人一定會接受光嗎?很不幸,〈約1:5〉接著就說︰『光照在黑暗裡,黑暗卻不接受光』;在這裡使徒約翰用了「擬人法 (personification)」的技巧去描寫「光」與「黑暗」,「光」與「黑暗」能夠像世人一樣思考或做選擇、也有自己的愛恨情仇;〈約3:20〉說︰『凡作惡的便恨光,並不來就光,恐怕他的行為受責備』。
看來黑暗真的不太歡迎光的到來、甚至他們憎恨光;為何黑暗不接受光呢?這就是這一篇文章想要探討的、當然也是藉著「原文編號」的幫助。我會聚焦查考「接受」這個字、它的編號為「G2638 (katalambano)」。
二、體諒翻譯聖經的難處
關於「接受或不接受」這個話題,其實使徒約翰很嘮叨,他在〈約1:11-12〉立刻又說︰『他到自己的地方來,自己的人倒不接待他。凡接待他的、就是信他名的人、他就賜他們權柄、作神的兒女』,這裡 2次出現「接待」這個詞、卻分別採用兩個不同的希臘字詞、即「G3880
(paralambano)」和「G2983 (lambano)」;從字詞的拼寫可以看得出它們與「G2638」有密切關係、是源於同一家族的字詞。既然都是強調「接受」或「接待」,為何約翰在〈約1:5〉要放棄採用「G3880」或「G2983」、卻選擇了「G2638」呢?只是為了賣弄寫作技巧、表示作者擁有頗豐富的詞彙庫嗎?
有時候我們要體諒翻譯聖經的難處,這真的是很困難的差事;舉個例子,我們很難尋找到一個恰到好處的中文字詞、它的字義與它要翻譯的希臘字詞完全重重疊,特別是當這個希臘字詞擁有超過一層的含義;在這個情況下,翻譯聖經的學者只能根據上下文理、挑選其中一層含義去翻譯,他沒有辦法在翻譯中充分覆蓋所有層次的含義。
這現象在新約聖經中很常見,「G2638」一字正屬於這情況、叫人很為難的情況,它擁有超過一層的含義。如何知道它不同層次的含義呢?當然是透過查考《經文彙編 (Concordance)》啦!
三、不「接受」只因為不「明白」
「G2638」一字的確包含「接受」這個意思、與「得著」相類似,可以參考〈羅9:30〉、〈林前9:24〉或〈腓3:12-13〉。
但是在〈徒4:13〉『他們見彼得約翰的膽量、又看出他們原是沒有學問的小民、就希奇、認明他們是跟過耶穌的』和〈徒10:34〉『他彼得就開口說、我真看出神是不偏待人』,這兩節經文中、「G2638」一字都被譯作「看出」、即「看明白了」;而〈弗3:18〉更清楚︰『能以和眾聖徒一同明白基督的愛、是何等長闊高深』、「G2638」被譯作「明白」。
原來「G2638」有「明白」這一層意思、這是在頭腦層面的「得著」;黑暗不接受光、不能夠緊緊地得著光,原來是因為不理解、不明白。為何黑暗會不明白光呢?是不願意去明白、還是根本上不能夠明白呢?可以說是包括了這兩個方面的。
剛才提到的〈約3:20〉已經說︰『凡作惡的便恨光,並不來就光,恐怕他的行為受責備』;這些作惡的人既然恨光,自然也不願意進一步明白光,因為越明白光多一點、良心更受責備,真的難受死呀!
當我們缺失開放的心、就沒有能力或辦法去明白光,是根本聽不進去,正如那些恨透司提反、用石頭打死他的人一樣,〈徒7:57〉說『眾人大聲喊叫,摀著耳朵,齊心擁上前去』。生命進入可悲的惡性循環,越不願意明白、就越發激烈反抗,到頭來只會自食惡果。
四、因為不一樣的「價值觀」
「光」與「黑暗」代表兩個截然不同的價值觀。主耶穌的時代、藉著點燃橄欖油燈去產生光,橄欖油被一點一點耗盡、是一幅自我犧牲的圖畫,但其他人卻獲益;而「黑暗」代表的價值觀卻是以自我為中心、甚至於損人而利己,今天這種價值觀被認為是天經地義的。
主耶穌乃「光」的最充分體現,當他分享自己將要在十字架上被害,彼得的反應很「正常」、〈太16:22〉『彼得就拉著他,勸他說:主阿,萬不可如此!這事必不臨到你身上』;之所以「正常」、是因為從以自我為中心的人的角度看。但你有沒有想過主耶穌這「世人的光」要帶領「黑暗」中的人往哪裡去?豈不是往「十字架」這方向走嗎?更難怪『黑暗不接受光』、因代價沉重。
所以〈約1:5〉的翻譯、你會更傾向於哪一個?是『光照在黑暗裡,黑暗卻不接受光』、還是『光照在黑暗裡,黑暗卻不明白光』?
01/11/2022